跳到主要內容

孝風德行:濟公活佛慈訓

孝風德行
(老師的話典藏版/明德出版社)

[傳家以立德為本,孝養以盡心為根,今天徒兒都說要做個道化家庭,請問,什麼是家庭之道?孝經云:「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你今天名為修道人,可以對別人、對道親和和氣氣,但這只是佛堂的一個樣子,回家呢?你對父母是什麼態度?什麼個性?徒啊,不要做個有名無實,內外不一的修道人喔!
[孝,是人世間最巨大的力量,孝,是天底下最美好的行為,孝,是人生中最可貴的擁有,孝,是歷史上最感人的遺產。把握有限的時光,感恩現有的因緣,歡歡喜喜的侍奉父母,快快樂樂的扶持另一半,高高興興的友愛手足,開開心心的教育下一代,遵道德,行仁義,讓家庭和諧,家運昌隆,就是孝的基本表現。
[能逢上白陽大開普渡,徒兒可以超拔父母脫苦淵,是難得的因緣。想想父母恩德廣大,這輩子定要好好行功培德,讓父母沾光,讓天倫實現,千萬不要辜負了報父母恩的機會啊!
[修天道,從人道做起,父母是兩尊活菩薩,應把握光陰,好好孝父母,敬父母,體貼父母,端正品性,言語溫和,態度誠懇,行善立功積德,以顯揚父母,才是真正行孝。
[真孝子不敢怠惰自己,菲薄自己,亦不敢輕慢他人,仇恨他人,更不敢破壞生命的秩序,擾亂人際之和諧。孝,就是讓父母安心、安全、安慰,以至能夠安養天年。
[當你不曾到某個位子時,你很難去明白每個位子所賦予的重量與責任,父母不是與生俱來就會的角色,但卻有渾然天成的慈愛能量。徒兒,家有活佛兩尊,如果你都不懂去孝敬,那你拜什麼佛!念什麼經!禱告什麼呢!不要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在,才悔恨不已。
[徒兒你有多久沒和你的父母說說話?徒兒你有多久沒回家看看父母?徒兒你有多久沒有與父母散散步了?人生啊!孝順是一定要行的路。人若不忠不孝,擁有再高的社會地位,擁有再多的富貴,都是缺憾。徒要知道生命很無常,所以要把握每個能盡孝的當下,將孝德圓滿。
[父母之恩不能忘,樹有根,水有源,人有父母,大家要記得!父母健在,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不要父母還在,卻不知道去孝順,等到父母不在了,你在那裡後悔傷心也沒有用了。你來到佛堂拜佛,但是自己沒有盡到孝道,這個拜佛也是沒有意義,那拜佛就是拜假的了。所以,時時都要告訴自己,反省自己有沒有盡到孝道。
[徒兒都說和父母有代溝,是不是都不曾用溫暖的角度,去看待父母對我們的愛呢?或許是出現得太習慣,所以變成容易粗率輕忽,對父母講話大小聲,對父母態度愛理不理,對父母提醒當耳邊風,太多的不注意,變成過份了,變成失去身為人子該有的態度了。小徒兒們!要知道,明天或許父母還在,但不表示永遠都會在啊!
[徒兒成家了,對你們的公公婆婆、岳父岳母,都是要尊敬他們,如自己的父母一樣,時時刻刻都要和顏悅色,不要不高興就表現出來,就覺得自己做人是率性,這不是率性,而是任性。不要不高興,就要讓所有的人知道,也不管父母的心情。修道人在心情不好的時候,碰到父母,臉上也不要表露不悅,要不然父母看了會難過。所以為師要提醒,很多徒兒都會忘記這幾點。
[徒兒啊!孝親是沒有時代背景的說法,不能用這樣的藉口來淡薄孝親的心,人活在世間必當孝順,不然你與禽獸又有何異呢?為人處世孝親為本,孝順父母為最大功德。
[如果做了很多好事,但你沒有盡到孝也沒有用,你做出來的好事,也變成了假事。你不敬父母,卻敬他人,謂之悖理。所以如果對父母,沒有盡到尊敬的心,卻對別人很恭敬,這是違背了禮。
[什麼叫滿願如意?就是圓滿你的願望,只要做到孝順,就能滿願如意。一個有孝心的人,他的所作所為,連蟲蟲看了也會感動得落淚!講到大舜的孝,他的父母很頑固,心地也不好,叫他去修理倉庫,放火把倉庫燒掉,想趁機把他燒死,又叫他去挖井,也用泥土把井填起來,想把他堵死。大舜以身示孝,一點也不起怨恨心,像這樣的孝子才感化了家人,也感動天地。
[行孝的人,都能感受到福氣的味道,原來行孝是那麼的美好,太讓人高興了。這就好比你願意效法古聖先賢,上天自然就幫助你成就你的德性。只要你心意誠懇,上天的助力就無窮無盡。
[修道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我們可以超拔父母,如果父母親已經不在這個人間了,你為了盡孝道,唯有修道,好好的修道,將來徒兒們用功德超拔他們回天,這是為人子女的責任。想想父母辛辛苦苦的養育拉拔長大,所受的苦,徒兒們現在為人父母,應該有所體會了!如果連這一點點的孝都不想盡的話,那還堪稱孝子嗎?若父母還健在的更要孝順,不要讓人家講你這個修道人,只知道講修道,對於父母親卻不知盡孝,這樣子就不好了。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道化生活:濟公活佛慈訓

道化生活 ( 老師的話典藏版 / 明德出版社 ) [ 在家中有摩擦,就看你們是用什麼心,把摩擦化為助力。道降火宅,聖凡雙修,對不對,巧妙運用你們的時間,用用你們的妙智,把一些不該有的是非轉掉,你在佛堂做了一個不錯的榜樣,到了家庭是不是也這樣對先生、對孩子、對公公婆婆。修道感化他人,自己就要先做標杆,就算夫妻一起到佛堂做事、夫妻同修,回去以後呢?太太跟婆婆吵,先生打孩子,這樣子家人會受到感化嗎?如果你真能做到人道,盡你的責任,這才能為人標杆,不要被人家說成表裡不一。 [ 你這輩子能成為人家的父母,那是你累世與兒女所結下的緣啊!反個立場想,你為甚麼不出生在別人家,就偏偏出生在這個家庭裡?當然有個中因緣!所以,不要常對父母說:「你看,別人家的爸爸媽媽對他的孩子多好!」這樣會傷了父母的心。人生在世短短幾十年,好好把握珍惜父子母女、兄弟姐妹、親戚朋友之間的緣,地球就這麼大,你與這世間的緣深不深厚?你有沒有想過,是因為你與這個地方有緣,你與周遭的人有緣,與父母兄弟姐妹都有緣,所以要珍惜。 [ 身為家中的成員,要用誠懇的心對待家人,誠懇就是道,對於每一個人都要如此。夫婦之間如何誠懇?要互相體諒。而父子之間,父親該嚴的時候,就要嚴,應當慈悲的時候,要慈言相勸,如此才不會有如生活在戰場上,如處在地獄般。所以讓嚴格時要依理導引,給他真正的理路,而慈的時候,要打開他心中的結,一以貫之,從人倫家庭,進而道場,再進而社會,一直到各個地方。所以呢,修天道要從人道做起。 [ 現在有夫妻同修的,更要珍惜,若只有夫修,或只有妻修,要感化,這是互相包容,彼此寬恕。怎樣才圓滿?譬如兩人搭配,一個只能出三分力,另外一人要助他七分力,這才叫圓滿。 [ 夫妻既有緣在一起同修,不管是順是逆,都要一起走過,因為你們是修辦路上最好的伙伴,所以要好好的齊家修道,做道中的好標榜,時時記住對方的好。你們有愈多的道化家庭,便是道場的幸福。 [ 夫若和,妻必順,侍親必恭敬,願天下兒媳以和順之心奉親,子何以寵,女何以愛,寵愛必驕縱!願天下之父母,以嚴慈之心教幼。 [ 教育兒女以德化,以錢教子敗名傳; 以德傳後萬古流,岳飛孟子及聖賢, 爾等當知效古聖,才能使子成名焉。 [ 你們要把你們的子子孫孫教育得好,讓他們都能夠明理,不要讓他們對社會有所危害,好不好?這也是一種莫大的功德。 [

貪~煩惱水:濟公活佛慈訓

貪~煩惱水 ( 老師的話典藏版 / 明德出版社 ) [ 貪嗔痴三毒乃地獄之根,你若沒犯貪,也要去除嗔痴,因為痴乃妄念,而人一生氣就動了嗔念,所以要知足,才不陷入貪嗔痴的地獄三條根,首要學會自拔,才能夠拔人,自覺才能覺他,你自己都不能正了,怎麼能夠成人,成己才能成物啊! [ 世間的人,總是在看別人,沒有在看自己,徒兒應該是在無過中求有過,非獨進德,亦且免患。待人處事,從有過中求無過,非但存厚,亦且解惑。所以,待人處事,要從無過中求有過,雖然做起來不容易,但是你要告訴自己,你有大肚,一切都是好,一切都是善緣。 [ 人啊,不可能不動任何念頭,一動了念頭,就造下因果,所以要時時發正念,邪來煩惱至,正來煩惱除,發了正念,才能改變命運啊!這就是一心十法界的意思。 [ 人的心思就像海浪動盪不定,意念如同風枝搖晃不靜,身為一個修道者,就必須洗盡物欲、浮華、驕矜之心,讓自己的言語清淨、心靈清淨,行為清淨。 [ 人生要煩惱的事,可說是千奇百樣,有的人是小事煩不停,有的是大事惱不斷,但靜下心來看一看,有很多時候是落在無知與私慾上,可憐這心被束縛被糾葛,可真是謂心苦萬千。 [ 有一分心,就盡一分力,修道人清心寡慾,事來應,事去靜,何來的煩惱與憂慮?禍福無門,唯人自召!不知感恩,福就守不住,禍必到來,是福是禍,眼前的,總算不準,但問事來應,事去靜,來去不著於心,禍福也打擾不了你,做個虛空的主人。 [ 人與佛的不同,就在佛做了任何事都無所求,而人做了一點事,就想得到代價,有所收穫,而且愈多愈好。切記,多欲多念,可就煩惱多。 [ 如果你向外去追求,只會增加無謂的糾紛,無謂的是非與煩惱而已,你要避免這些問題,除非返觀自察,因為修道就是修自己的心,己正而後成人嘛! [ 雖然說人生是苦海,但不是要你用悲觀的人生態度去面對一切,你如果把人生變得悲觀了,心胸也會顯得狹隘,徒啊,為師是要你們從苦當中去覺去悟,從生死當中去看透,理出一條光明的路,而不是要你們朝悲觀的路去走,修道要愈修愈快樂、心胸開闊,那是因為你知道了生死的源頭,知道一切的煩惱的起因,更知道如何去解決、放下,所以,視人生為苦,是一種體驗,一種學習,是生命成長的過程,但你必須走過,不能永遠停留在苦裡面,才能真正的坦蕩無憂。 [ 風波是誰造成的,是自個兒造成。人在順境時都很容易起高傲之心,也很容易忘我

火候:濟公活佛慈訓

火候 ( 老師的話典藏版 / 明德出版社 ) [ 徒最致命的一傷,就在「火候鍛鍊」這門功課,常常淪陷此關,讓別人的有心與無心之談話來左右。修行人不懂得善解別人的意思,反倒誤解惡解,就容易造成一把無明火,燒毀功德林啊! [ 一念瞋恨起,百萬障門開。當這門一開,徒的生命就起狂風下暴雨了,何必要這樣苦自己呢?天下諸事難免會有因果聚會時,如果修行的人還不能了然這樣的事,反而跟著起舞,這樣,貪嗔癡的病根,就永難革除啊! [ 人的情緒、心緒都會受環境的牽擾,徒兒修道要克制你的情緒、心緒、心意、情欲,如果放肆的發,你的心就會外馳。所以,你的心一定要往內收,收斂起急燥的脾氣,要懂得克制你自己,克制你心中的種子。 [ 徒兒有多久沒好好看看自己的樣子啦!修道後的徒,是不是莊嚴了?修道後的徒,是不是不同了?你們試煉自己的機會很多,徒在這樣的過程中是更柔軟了,還是更尖銳了?看看自己,看看聖賢,看看心,看看愿立,為師說一句:要真修才有真道味,不然就什麼都不是! [ 在辦道共事的過程中,有時會覺得很辛苦、心苦,因為大家的個性迴然,所以磨擦不斷,辦久了更是缺乏體諒彼此的心。大家都有這麼一份心愿要代天宣化,但是走到這樣一步,就是沒有落實修行功夫,才會四週風一起,心火就旺盛。 [ 火候很重要,如果千日打柴一日燒,前功盡棄。徒兒啊,要做到不遷怒,你心裡面不高興,看到杯子,隨手就摔在地上,那就是遷怒杯子,你今天在外面受了氣,回到家裡就對妻子兒女發脾氣,那就是遷怒兒女,這個遷怒很可怕,可以斷送江山。 [ 一個人處於憤怒時,所行所言所思都是不合理智的,所以要常觀自在,不要平時都沒有功夫,到那因緣點一爆開時就無法收拾,導致無盡的後悔。 [ 願徒兒各個都能忍辱,精進,發善心,善愿、存佛心、做佛事,莊敬自強,自愛愛人,如果徒兒能夠接受這些歷煉,走到哪裡都可安然自在。常言道,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多一分經驗,多增長一分智慧。 [ 行深的功夫,就像如何取得乾淨精純的水,要靜止,沉澱,再過濾。一次又一次的懺悔與感恩,就像水在過濾一樣,直到習氣毛病鄉你的八識田中除去為止。 [ 害是隨利而至,辱是由榮而生,由此我們就知道,世間一切都有相生相尅之循環,會遇見不平之事,就得學會從中反省,不要只是怨恨惱怒煩一湧而上,刀光劍影的來來回回,這樣都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有平心,才有辦法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