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南屏家書:掃塵除垢:濟公活佛慈訓


南屏家書~掃塵除垢
 (老師的話典藏版/明德出版社)

清除內心之忿懥 至誠無息保中和
清除內心之執著 放下私我解枷鎖
清除內心之愚癡 性發光芒念彌陀
清除內心之障礙 放空自我玉雕琢
清除內心之虛偽 護持清靜展真我
清除內心之落寞 擁抱真理道程拓
清除內心之無明 懺悔感恩常改過
清除內心之高傲 謙卑體道知行守
清除內心之苦悶 敞開胸懷陰霾撥
清除內心之沉溺 發奮圖強力振作
清除內心之隔膜 同體大悲互相守
清除內心之批判 體恤關愛解迷惑
清除內心之污垢 清明通達理活潑
清除內心之分別 平等對待癒傷口
清除內心之惡念 化解命運之因果
清除內心之交戰 恕人嚴己創合和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道化生活:濟公活佛慈訓

道化生活 ( 老師的話典藏版 / 明德出版社 ) [ 在家中有摩擦,就看你們是用什麼心,把摩擦化為助力。道降火宅,聖凡雙修,對不對,巧妙運用你們的時間,用用你們的妙智,把一些不該有的是非轉掉,你在佛堂做了一個不錯的榜樣,到了家庭是不是也這樣對先生、對孩子、對公公婆婆。修道感化他人,自己就要先做標杆,就算夫妻一起到佛堂做事、夫妻同修,回去以後呢?太太跟婆婆吵,先生打孩子,這樣子家人會受到感化嗎?如果你真能做到人道,盡你的責任,這才能為人標杆,不要被人家說成表裡不一。 [ 你這輩子能成為人家的父母,那是你累世與兒女所結下的緣啊!反個立場想,你為甚麼不出生在別人家,就偏偏出生在這個家庭裡?當然有個中因緣!所以,不要常對父母說:「你看,別人家的爸爸媽媽對他的孩子多好!」這樣會傷了父母的心。人生在世短短幾十年,好好把握珍惜父子母女、兄弟姐妹、親戚朋友之間的緣,地球就這麼大,你與這世間的緣深不深厚?你有沒有想過,是因為你與這個地方有緣,你與周遭的人有緣,與父母兄弟姐妹都有緣,所以要珍惜。 [ 身為家中的成員,要用誠懇的心對待家人,誠懇就是道,對於每一個人都要如此。夫婦之間如何誠懇?要互相體諒。而父子之間,父親該嚴的時候,就要嚴,應當慈悲的時候,要慈言相勸,如此才不會有如生活在戰場上,如處在地獄般。所以讓嚴格時要依理導引,給他真正的理路,而慈的時候,要打開他心中的結,一以貫之,從人倫家庭,進而道場,再進而社會,一直到各個地方。所以呢,修天道要從人道做起。 [ 現在有夫妻同修的,更要珍惜,若只有夫修,或只有妻修,要感化,這是互相包容,彼此寬恕。怎樣才圓滿?譬如兩人搭配,一個只能出三分力,另外一人要助他七分力,這才叫圓滿。 [ 夫妻既有緣在一起同修,不管是順是逆,都要一起走過,因為你們是修辦路上最好的伙伴,所以要好好的齊家修道,做道中的好標榜,時時記住對方的好。你們有愈多的道化家庭,便是道場的幸福。 [ 夫若和,妻必順,侍親必恭敬,願天下兒媳以和順之心奉親,子何以寵,女何以愛,寵愛必驕縱!願天下之父母,以嚴慈之心教幼。 [ 教育兒女以德化,以錢教子敗名傳; 以德傳後萬古流,岳飛孟子及聖賢, 爾等當知效古聖,才能使子成名焉。 [ 你們要把你們的子子孫孫教育得好,讓他們都能夠明理,不要讓他們對社會有所危害,好不好?這也是一種莫大的功德。 [...

火候:濟公活佛慈訓

火候 ( 老師的話典藏版 / 明德出版社 ) [ 徒最致命的一傷,就在「火候鍛鍊」這門功課,常常淪陷此關,讓別人的有心與無心之談話來左右。修行人不懂得善解別人的意思,反倒誤解惡解,就容易造成一把無明火,燒毀功德林啊! [ 一念瞋恨起,百萬障門開。當這門一開,徒的生命就起狂風下暴雨了,何必要這樣苦自己呢?天下諸事難免會有因果聚會時,如果修行的人還不能了然這樣的事,反而跟著起舞,這樣,貪嗔癡的病根,就永難革除啊! [ 人的情緒、心緒都會受環境的牽擾,徒兒修道要克制你的情緒、心緒、心意、情欲,如果放肆的發,你的心就會外馳。所以,你的心一定要往內收,收斂起急燥的脾氣,要懂得克制你自己,克制你心中的種子。 [ 徒兒有多久沒好好看看自己的樣子啦!修道後的徒,是不是莊嚴了?修道後的徒,是不是不同了?你們試煉自己的機會很多,徒在這樣的過程中是更柔軟了,還是更尖銳了?看看自己,看看聖賢,看看心,看看愿立,為師說一句:要真修才有真道味,不然就什麼都不是! [ 在辦道共事的過程中,有時會覺得很辛苦、心苦,因為大家的個性迴然,所以磨擦不斷,辦久了更是缺乏體諒彼此的心。大家都有這麼一份心愿要代天宣化,但是走到這樣一步,就是沒有落實修行功夫,才會四週風一起,心火就旺盛。 [ 火候很重要,如果千日打柴一日燒,前功盡棄。徒兒啊,要做到不遷怒,你心裡面不高興,看到杯子,隨手就摔在地上,那就是遷怒杯子,你今天在外面受了氣,回到家裡就對妻子兒女發脾氣,那就是遷怒兒女,這個遷怒很可怕,可以斷送江山。 [ 一個人處於憤怒時,所行所言所思都是不合理智的,所以要常觀自在,不要平時都沒有功夫,到那因緣點一爆開時就無法收拾,導致無盡的後悔。 [ 願徒兒各個都能忍辱,精進,發善心,善愿、存佛心、做佛事,莊敬自強,自愛愛人,如果徒兒能夠接受這些歷煉,走到哪裡都可安然自在。常言道,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多一分經驗,多增長一分智慧。 [ 行深的功夫,就像如何取得乾淨精純的水,要靜止,沉澱,再過濾。一次又一次的懺悔與感恩,就像水在過濾一樣,直到習氣毛病鄉你的八識田中除去為止。 [ 害是隨利而至,辱是由榮而生,由此我們就知道,世間一切都有相生相尅之循環,會遇見不平之事,就得學會從中反省,不要只是怨恨惱怒煩一湧而上,刀光劍影的來來回回,這樣都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有平心,才有辦法改變...

貪~煩惱水:濟公活佛慈訓

貪~煩惱水 ( 老師的話典藏版 / 明德出版社 ) [ 貪嗔痴三毒乃地獄之根,你若沒犯貪,也要去除嗔痴,因為痴乃妄念,而人一生氣就動了嗔念,所以要知足,才不陷入貪嗔痴的地獄三條根,首要學會自拔,才能夠拔人,自覺才能覺他,你自己都不能正了,怎麼能夠成人,成己才能成物啊! [ 世間的人,總是在看別人,沒有在看自己,徒兒應該是在無過中求有過,非獨進德,亦且免患。待人處事,從有過中求無過,非但存厚,亦且解惑。所以,待人處事,要從無過中求有過,雖然做起來不容易,但是你要告訴自己,你有大肚,一切都是好,一切都是善緣。 [ 人啊,不可能不動任何念頭,一動了念頭,就造下因果,所以要時時發正念,邪來煩惱至,正來煩惱除,發了正念,才能改變命運啊!這就是一心十法界的意思。 [ 人的心思就像海浪動盪不定,意念如同風枝搖晃不靜,身為一個修道者,就必須洗盡物欲、浮華、驕矜之心,讓自己的言語清淨、心靈清淨,行為清淨。 [ 人生要煩惱的事,可說是千奇百樣,有的人是小事煩不停,有的是大事惱不斷,但靜下心來看一看,有很多時候是落在無知與私慾上,可憐這心被束縛被糾葛,可真是謂心苦萬千。 [ 有一分心,就盡一分力,修道人清心寡慾,事來應,事去靜,何來的煩惱與憂慮?禍福無門,唯人自召!不知感恩,福就守不住,禍必到來,是福是禍,眼前的,總算不準,但問事來應,事去靜,來去不著於心,禍福也打擾不了你,做個虛空的主人。 [ 人與佛的不同,就在佛做了任何事都無所求,而人做了一點事,就想得到代價,有所收穫,而且愈多愈好。切記,多欲多念,可就煩惱多。 [ 如果你向外去追求,只會增加無謂的糾紛,無謂的是非與煩惱而已,你要避免這些問題,除非返觀自察,因為修道就是修自己的心,己正而後成人嘛! [ 雖然說人生是苦海,但不是要你用悲觀的人生態度去面對一切,你如果把人生變得悲觀了,心胸也會顯得狹隘,徒啊,為師是要你們從苦當中去覺去悟,從生死當中去看透,理出一條光明的路,而不是要你們朝悲觀的路去走,修道要愈修愈快樂、心胸開闊,那是因為你知道了生死的源頭,知道一切的煩惱的起因,更知道如何去解決、放下,所以,視人生為苦,是一種體驗,一種學習,是生命成長的過程,但你必須走過,不能永遠停留在苦裡面,才能真正的坦蕩無憂。 [ 風波是誰造成的,是自個兒造成。人在順境時都很容易起高傲之心,也很容易忘我...